您现在的位置是:物联网 >>正文
2025年最危险的十种数字身份攻击向量
物联网667人已围观
简介据Gartner等权威机构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因数字身份泄露引发的安全事件增长率持续攀升,超过70%的网络攻击事件根源可追溯至数字身份防护的薄弱环节。数字身份作为攻击向量正呈现出攻击手段愈发复杂、攻击 ...
据Gartner等权威机构报告显示,年最近年来全球因数字身份泄露引发的危险安全事件增长率持续攀升,超过70%的数字身份网络攻击事件根源可追溯至数字身份防护的薄弱环节。数字身份作为攻击向量正呈现出攻击手段愈发复杂 、攻击攻击目标范围扩大等特点,向量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更大的年最安全风险。
安全牛在《AI时代数字身份安全技术应用指南(2025版)》报告调研中,危险梳理了当前最危险的数字身份十大身份攻击向量。

指攻击者利用从数据泄露事件中获取的向量用户名和密码组合,在其他目标系统中尝试登录,云计算年最以非法获取账户访问权限的危险一种自动化攻击方式。与暴力破解不同 ,数字身份凭证填充通常针对 已知的攻击有效凭证,攻击者不必尝试所有密码组合 ,向量而是利用用户在多个系统中重复使用的密码进行攻击。
攻击手段 :使用机器人或脚本批量尝试登录,绕过基础防护;配合代理池避免IP封禁 。风险影响:将造成账户被盗、数据泄露、金融欺诈,尤其是用户重复使用密码时。建站模板二、特权账户滥用指合法拥有高权限的身份凭证 ,被恶意使用或不当使用,从而导致未经授权的系统访问、配置更改或数据操作的行为。特权账户滥用的技术要求高 ,但一旦得手即“全网失陷”。
攻击手段:凭证窃取、票据/令牌伪造 、默认/共享账户滥用 、创建隐藏账户长期控制等。风险影响 :可直接修改系统配置、高防服务器关闭安全防护、敏感数据泄露与篡改 ,导致全面系统控制 。三、弱密码攻击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 ,容易被攻击者通过暴力破解 、字典攻击等方式获取密码,进而控制账户 。该攻击门槛最低,最常见,容易导致批量账户接管。
技术手段 :暴力破解、字典攻击、密码喷射、默认口令利用等;风险影响 :导致普通用户或管理员账户被盗用和接管,模板下载企业被横向渗透 ,触发数据泄露通报与合规处罚。四、验证绕过攻击指攻击者利用应用程序、系统或协议在设计、实现或配置上的缺陷 ,跳过正常身份验证流程 ,从而直接获取未授权访问权限的攻击方式。与凭证盗用不同,身份验证绕过攻击并不依赖合法用户的账号密码,而是通过漏洞或弱配置直接“绕过”身份验证机制 。该攻击的服务器租用风险级别与特权滥用相当 ,往往造成瞬间突破防御。
技术手段:逻辑缺陷利用 、会话/令牌篡改 、认证接口弱点、认证接口弱点、本地客户端绕过等 。风险影响 :完全绕过登录保护 ,可能直接获得管理员权限 ,导致数据泄露与篡改 。五、深度伪造与欺骗通过模拟/伪造人的特征(语音、人脸 、行为),骗过人脸识别 、免费模板声纹认证等生物识别系统,是GenAI技术应用以来数字身份面临的最为突出风险之一。该攻击具有高仿真性与隐蔽性,突破点主要是生物识别与社工信任 ,将直接威胁基于生物识别与信任关系的数字身份体系 ,并且难以检测与追踪。
攻击手段:语音伪造、视频伪造、社交平台欺骗等。风险影响:传统依赖生物特征(人脸、语音)的身份认证可能被绕过,进一步导致电话诈骗或授权欺骗 ,远程开户 、支付、合同签署可能因虚假身份而失真等风险 。六、身份管理机制漏洞利用企业在身份创建 、变更 、注销等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流程漏洞实施攻击。
技术手段:不安全的身份生命周期管理、认证与授权耦合错误、弱Token/Session管理、账户同步不一致等。风险影响:将导致僵尸账户,越权访问敏感资源,SSO/Federation 漏洞可能导致多个应用同时失守 ,身份治理不完善违反SOX、GDPR等审计要求等等。七、信任边界缺陷攻击指攻击者利用系统、网络或身份管理中的信任边界薄弱点 ,在不同安全域、系统或组织间滥用或突破信任关系 ,从而绕过访问控制或扩大攻击范围的行为 。该攻击偏向架构级风险,是一种企业/系统内部攻击,一旦失守,可能导致级联失陷 。
技术手段 :API/微服务信任缺陷 、跨域信任滥用、内部网络过度信任风险影响 :导致快速横向渗透、跨系统失陷和级联风险 。八、过度收集与隐私侵犯攻击指攻击者或恶意服务在用户不知情或未经充分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使用、共享或滥用个人身份信息(PII)或敏感数据 ,从而对个人或组织造成安全、隐私或合规风险的行为 。这种攻击可能发生在 应用、服务、供应商 、第三方SDK或平台 中 ,属于身份与隐私安全的交叉威胁。过度收集与隐私侵犯攻击的核心特点是“信息收集过度+用户无感知” ,风险不仅在数据泄露 ,更会成为后续身份滥用、社工攻击和欺骗攻击的基础 。
技术手段:超范围数据收集、隐私数据滥用、数据泄露与滥传 、伪造身份信息或跟踪等 。风险影响:将导致身份与账户风险,隐私泄露,违反GDPR 、CCPA、PIPL等隐私法规,面临巨额罚款和诉讼。此外,攻击者利用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更精准的钓鱼 、深度伪造和社工攻击等 。九、供应商依赖风险企业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如果第三方供应商出现数据泄漏、安全漏洞等问题 ,攻击者可以通过攻击第三方供应商来间接攻击企业。该攻击具有单点依赖 、外包信任 、可见性不足等特点,一旦攻击发生,往往是高影响、跨系统、级联式的失陷事件 。
技术手段:供应链攻击 、API/SDK 漏洞利用 、更新与补丁投毒等;风险影响:将导致下游用户大规模身份接管、业务连续性中断 、数据泄露和信任链崩塌 。十 、社会工程攻击攻击者利用心理操纵和人性弱点,欺骗、诱导或施压 ,获取目标的敏感信息、账号凭证、访问权限等身份信息,是社会工程攻击是数字身份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
攻击手法 :网络中钓鱼 、尾随/借口进入;攻击影响 :可能造成凭证泄露、账户接管、权限滥用,甚至破坏整个身份信任体系。
攻击向量对照表
整体来看,攻击复杂度整体处于中高水位,低复杂度攻击仍然有效 ,在技术的驱动下中高复杂度攻击逐渐增多,高复杂度攻击呈上升态势;检测难度整体处于高位水平,特别是高难度检测场景快速增加 ,越来越多攻击手段无法通过传统日志/特征发现。

攻击复杂度与检测难度水位线
身份攻击向量的本质是 :利用身份体系的漏洞或信任机制,以合法或伪造的身份为掩护实施攻击。随着数字化转型中身份边界的不断扩大(用户、设备、应用、API均需身份标识),身份攻击向量将更加复杂多样 。
Tags:
转载: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网络,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商站动力”。http://www.noorid.com/news/467c499528.html
相关文章
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的数字孪生方法:MBSE
物联网随着关键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复杂,既要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又要防御网络威胁,难度越来越大。智慧城市需要协调自动驾驶汽车和无接触收费站。电网正在演变成双向网格,既向企业和消费者输送电力,也从他们那里接收电力 ...
【物联网】
阅读更多别再盲建安全了!BAS十大场景如何让企业的防护看得见!
物联网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下,中国企业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投入了诸多资源,部署了多种安全产品,构建起复杂的安全体系。然而,企业常陷入投入与安全实际效果难以计量与评估的困境,并且安全事件频发,在攻防演练中 ...
【物联网】
阅读更多FIDO 认证机制遭破解,降级攻击漏洞恐成新威胁
物联网FIDOFast Identity Online)标准素以安全性和用户友好性著称,被广泛应用于无密码认证领域,并被视为防范钓鱼攻击的有效手段。然而,Proofpoint研究团队近期发现了一种可绕过FI ...
【物联网】
阅读更多